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欢迎您访问昌邑博物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新闻

【昌邑文博】重磅!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走向全国(下)

文章分类:文博新闻     发布时间:2021-09-22

四、创新点


(一)互促并进,四个融入的理念创新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将保用并重、全方位融入、互动式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积极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党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民生福祉改善有机结合,合作多赢,促使革命文物资源释放更新的时代价值,更好的社会效益,更优的经济效益。如,革命文物资源丰富的龙池镇,围绕保护利用,着力打造集红色旅游、特色餐饮、乡村民宿、康养医疗、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色文旅小镇,促进了革命文物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融合。
(二)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的方式创新
革命文物量大面广、人财物投入不足是制约保护利用的重要因素。昌邑市创新实施了共建共享模式,使群众参与度大幅提高,保护利用资金投入大幅减少,文物展品更易征集。在红色展馆建设过程中,改变以政府为主的形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让革命文物展馆的建设成为群众“自己”的工程。展馆硬件建设方面,在利用好已修缮的文物建筑的同时,结合闲置旧居老屋改造做好展示,追求内在美,不在豪华程度上做文章。展品征集方面,采取了“众筹”模式,由群众提供展品,所有权归群众所有,展馆拥有展示权,有效解决了革命文物展品征集难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做低成本展馆,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在乡村也易于推行。
(三)聚点成线,打通多向旅游通道的手段创新
深入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打造起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中共胶北特委旧址、市党史馆、胶河战役烈士陵园等34处红色景点、展馆,串连起“东、西、南”三条红色旅游线路。
(四)共同参与,协同作战的体制机制创新
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协同机制,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坚强保障。昌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形成以文旅局、博物馆为主体,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部门各司其职,各镇村共同参与,协同发力,一体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激发了保护利用工作的强大合力,无限活力。上级专项资金+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多方投入,成为保护利用工作强有力的支撑。


image.png

依托红色景点打造的特色小镇之一

五、现实问题解决情况

(一)解决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力不强的问题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长期以来,很多部门、群众认为这一工作单纯是文博部门的事,因对相关政策不熟悉导致保护意识淡薄,文物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从保护第一关口就将市直各有关单位、各镇村纳入其中,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形成了各司其职、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在活化利用方面,更加注重发挥各有关部门单位职能优势、各镇村资源优势,相互借势、互促共进。

(二)解决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
长期以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式单一,缺乏手段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是全方位、整体性、生态性与活态化的保护利用,通过实施“革命文物+”工程,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现了与党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等互促共进,产生了经济、文化等多重方面的价值效益,赢得了更多力量支持,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解决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民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传统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由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度不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让民众在参与中强化主角意识,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民众生活曾经一度的“油水关系”变为不可分离的“鱼水关系”,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为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解决了红色文化如何更好传播的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指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迫切需要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把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好、阐释好、传播好,才能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注重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通过打造红色旅游线路,策划红色展览,编拍红色影视作品等形式,把革命文物作为生动教材,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强大的红色动能。

六、应用和推广情况

图片

宣传推介“昌邑模式”


(一)树立了红色标杆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是新时代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有效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山东省委和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签批肯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予以总结推广。今年6月份,在山东省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暨“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中,昌邑市做主旨发言,光明网、文旅中国、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推介。
(二)发挥了示范作用
在大力保护修缮革命文物的前提下,建成了以“信仰”为主题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被列入山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0家红色研学基地,并以此为中心,打造了10处专题展馆和100处红色村史馆,成为当地以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党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红色课堂”。今年,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历史陈列、红色马渠历史陈列、李福泽将军生平事迹展4个展陈入选山东省100家革命场馆特色展陈推荐名单。
(三)形成了特色品牌
龙池、卜庄、饮马、下营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镇逐步形成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党性教育”的红色文旅综合体,擦亮了昌邑市红色文旅特色品牌。龙池镇已构建起以市委党校新校和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为核心,依托红色马渠、星火瓦城、英雄白塔三个片区,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红色金融革命历史陈列馆、全武红色文化收藏博物馆等五个展馆“一心、三区、五馆”的格局,打响了“龙池红”品牌。今年,卜庄镇西董村、龙池镇北白塔村、龙池镇马渠村、下营镇火道村入选山东省100个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龙池红色文化展览中心等8处景点、展馆被纳入山东百条红色旅游线路。
七、社会和经济效益

图片

“我的假期红起来”中小学研学活动


(一)发挥平台作用,推进党史党性教育走深走实
近年来,昌邑市依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开展党史党性教育,培训市内外党政干部、中小学生、社会团体等20多万人次。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自2019年6月份开馆以来,共接待现场教学1240批次。组建红色宣讲队,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打造可移动的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200余场次,组织观看党性教育片1500余场次,推送革命文物故事超过2.5万条,全市中小学校自主举办红色班会500余场次,受教师生2.3万余人次。
(二)弘扬革命精神,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养
以红色展馆为主阵地,通过举办红歌演唱会、红色诗词朗诵大会、红色摄影作品展、我为革命文物代言演讲比赛等活动,带动党员群众近距离感悟红色文化,营造崇尚英模、弘扬正气的社会氛围。目前,昌邑市已在42个红色展馆和革命文物点以及30个红色村史馆挂牌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19年,昌邑市被列入“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2020年,昌邑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三)打造文艺精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深度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创编《渤海走廊红色文化教育丛书》,创作连环画《徐迈的党性人生》《把一切献给党的电影事业》,拍摄《英烈的“儿子”》《行军日记》《发射将军李福泽》《红色记忆》《渤海怒潮》等20余部微电影、微视频教学片。先后有8部作品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优秀作品奖、第二届“红色微电影盛典”主竞赛单元最佳短视频等省级以上奖项19个。以“两弹一星”元勋李福泽事迹为原型,正在筹拍电影《李福泽》;以山阳战役为题材,创编了评书《山阳的黎明》;以“渤海走廊”党政军民革命事迹为题材,创作了音乐剧《渤海走廊》,入选“百年征程·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百部优秀剧目。
(四)构建红色业态,实现基层镇村经济增收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构建起昌邑市红色旅游业态格局,近三年来,各红色景点、片区共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相关基层镇村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

图片

音乐剧《渤海走廊》海报




版权所有:昌邑博物馆  鲁ICP备20020536号-1

地址:潍坊市昌邑市利民街5号    邮编:2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