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又添新亮点 ——2019年昌邑文博工作回顾(上)
文章分类:文博新闻 发布时间:2019-12-26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昌邑市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团结奋发,开拓实干,继续秉承项目引领宗旨,开门办馆,借力发展,保用并重,服务大局,将文物工作融入区域发展、融入乡村振兴、融入全域旅游,为文物保护利用的“昌邑模式”增添了新的亮点。
一、田野考古方面
1、1月12日,与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的黄水东调二期昌邑段"王耨村东北遗址"发掘结束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该遗址收获丰硕,填补了昌邑西周历史的空白。
2、1月23日,与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合作的黄水东调二期昌邑段"宋庄西村遗址"发掘结束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本次发掘首次在潍河下游发现了珍珠门文化遗存,对研究周代莱夷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3月17日,“昌邑潍河流域考古调查项目”获得省文物局批复。该项目将与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合作实施。旨在通过全面科学调查,为确定昌邑是东夷文明发祥地、齐国盐业核心区、两汉文化重镇提供学术支撑。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
4、2月23日,省财政资金项目"卜庄镇姜泊村姜氏二支家庙保护修缮工程"启动,6月中旬竣工。
5、3月26日,协助柳疃镇启动省内第一个乡镇碑林——柳疃碑林建设。该项目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流散碑刻文物保护利用的“柳疃路径”。
6、5月27日,协助柳疃镇聘请专业团队启动“高隆盛村明代三官庙保护修缮项目”。项目竣工后,为龙河风光带加入了民俗文化元素。
7、9月20日,聘请专业队伍对省保单位都昌“徐长庚故居”进行测绘并编制保护修缮方案。
8、省保单位奎聚“傅振邦故居保护修缮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9、省保单位柳疃“史心清故居保护修缮项目”等四个项目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
10、龙池孙汉三故居、北孟刘瀛海故居、吴氏家庙三处市保单位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编制保护修缮方案。
三、流散文物征集方面
11、本年度,经多方谋划,共征集流散文物1000余件,形成了三个特色收藏。同时,接受社会捐赠乡邦文物130余件。
四、文博科研方面
12、 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的“辛置墓地资料整理项目”继续推进,墓葬部分资料采集工作完成,进入核对补充阶段。
13、 2月,王伟波专著《潍坊经学》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潍坊市社科重点课题,共九章34万字,是国内首部区域经学文化史。11月19日,获第五届“风筝都文化奖”。
5月,徐晓宁论文《晚清鲁派内画大师毕荣九鼻烟壶》在《收藏快报》发表。
6月,王君卫论文《西汉未央宫“长生无极”筒瓦》在《收藏快报》发表。
9月,王君卫、徐晓宁合作的《昌邑市博物馆藏明代孙垦墓出土滑石器》在中文核心期刊《文物》发表。
14、 6月29日,与国家博物馆考古院达成“山东北部沿海地区全新世中期以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性研究项目”合作意向,并联合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开展前期调研。10月下旬,项目第一阶段工作正式启动。
15、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研究职能,打造学术与资料平台,4月11日启动资料室建设,重点对山东省范围内的方志、年鉴、谱牒等地情文献进行收集。此举得到上级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前后入藏相关图书资料3万余册/件(其中珍贵地情文献1500册/件)。7月18日,经中共潍坊市委党史研究院(潍坊市地方史志研究院)批准,昌邑博物馆资料室加挂“潍坊市方志馆县域地情文献中心”牌子,是潍坊市获此命名的首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