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欢迎您访问昌邑博物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新闻

孙奎章先生捐赠清代学者孙乾元、孙尔周父子著述稿本

文章分类:文博新闻     发布时间:2020-08-26

“昌邑乡邦文物征集”工作启动两年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踊跃支持。2020年8月25日,孙奎章先生在孙乃福先生陪同下,向昌邑市博物馆捐赠其先祖清代中期著名学者孙乾元《大学体要》《中庸体要》稿本一册、孙尔周《孙氏宗谱》稿本一册。


图片

图片

孙乾元简介:

孙乾元(1726年前后),字万始,号芸圃,昌邑奎聚街道孙家道昭村人。廪贡生,教授生徒,多所成立,受到学院多次褒奖。后任菏泽训导,以身做则,文章与道德堪为师表,学政为其立传,菏泽诸生为勒石。一生勤于著述,有《四书体要》,选《制艺发蒙》一集、二集、三集,又著《阴宅易简》二卷、《地理易简》二卷。子尔周、孙含中俱高中进士。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乾元《大学体要》《中庸体要》手稿书影

按:乾隆本《昌邑县志卷五·选举》《山东通志·艺文志第十·经部·四书》《孙氏族谱·艺文志》《孙氏闱墨朱卷》均著录孙乾元有《四书体要》六卷,此《大学体要》《中庸体要》即其中之二卷。 

孙尔周简介:

孙尔周(约1740年前后),字怀东,号景溪,乾元子。考授沾化教谕,乾隆丙辰(1736)科乡试第十三名,乙丑(1745)会试第一百九十七名,殿试第二甲第八十六名进士。历任直隶庆云、吴桥、内邱知县,及河南永城、浙江秀水知县,官声卓著。在庆云知县任上,他了解到此地土地盐碱,乃教当地人民种植枣树,以改良土壤,后来庄稼茂盛,民众也因种枣获利,食惠无穷。后升四川宁远府知府,为政之余,致力学问。著有《易经体要》《敬业堂文集》《宜园诗草》《孙氏宗谱》等。

图片

孙尔周《孙氏宗谱》手稿书影


按:本书为孙尔周所纂稿本残本,有其父孙乾元手序。序言后为孙尔周于乾隆六年所撰之《孙氏宗谱例言)十则,再为诰敕、宗训,再为世系总图、世系列图,其后为碑志,并收先世碑传志铭,最后为政绩、义行、科名、艺文、节烈、女贞、牌坊、冢墓八志,在昌邑现存清代早期谱牒中最为得法。

道昭孙氏始祖孙思恭,元代末年因兵燹由青州乐安(今广饶县)流寓昌邑,入赘道昭满氏,后世名士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有各种功名的人物七十七人,为昌邑著名的官宦世家。著名者有:二世恕,由太学生仕至礼部祠祭郎中。四世洪,景泰五年进士,仕至右都御史。五世楷,弘治十一年举人。六世昂,正德十六年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八世铎,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长沙府同知;三元,天启五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九世弘喆,顺治六年进士,江南知县。十一世乾元,雍正四年贡生,官菏泽训导,著名学者;嘉言,康熙五十二年举人。十二世尔周,乾隆十年进士,仕至四川宁远府知府;世求,雍正十年举人;斯盛,乾隆六年举人,遂安知县;怀祖,举人。十三世含中,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仕至浙江布政使;仁华,举人;仁果,举人。 

图片

孙乾元《孙氏宗谱》序言手迹

 附:孙乾元《孙氏宗谱序》

 族之有谱,所以辨亲疏,别尊卑,昭贵贱,联远近,上治祖祢,旁治昆弟,下治子孙,而其道总归于亲亲,至大典也。昔魏公有言:“谨家谱为孝之大。”苏明允亦言:“观吾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生。”盖四世而缌,五世袒免,服尽则情竭,视若涂人。然而苟溯其流,以穷其源,则虽历千百世孰非家之人?且孰非此一人之身哉?

 我孙氏原出枣强,后徙乐安三岔,至我始祖讳思恭,于明洪武时自乐安迁居昌邑道昭里,而乐安世系今无可考,以始迁祖为始祖。迨二世祖近仁公由明经登春曹,四世祖君大公以进士第历都台,勋猷灿然,载在旃常。科第绵绵,诗书继武,至于今家声不坠,盖先世之流泽至长也。然六世以下,支分派别,不下数十支,而今之可知者仅三之一。盖族既繁多,迁居各地,历世滋久,遂不可复稽矣。且即今之可知者,或相去才数十里,而喜不庆,忧不吊,有终身不相往来者,是亦涂人而已。于戏,孰非此一家之人?一人之身?而视若秦越,几于数典而忘祖,则谱不著之过也。然则谱乌可以不作?

昔先君子帝锡公常有志修之,未果,遗命嘱元,寝食未敢忘。乃谱一世至五世,非敢中辍也,五世以下多所轶缺,欲详考耳。越五年,康熙丙子,乃复谋诸族,制轴载四世祖君大公之一派。盖元为君大公裔,故所知颇详,而合族之谱则终未备。乾隆庚申冬,大侄世求携一卷质予,阅之则纂四世祖讳汉公之一派,乃不禁跃然喜且悄然悲曰:“此吾先君之志也。”先君子孝弟兼尽,时以尊祖睦族为兢兢,遗命修谱,至今未能副厥志,而吾大侄能为之,仰承先志,不觉悲喜之交集也。乃呼男尔周序纂各支,以成全书。曰:“自吾之前而莫知,已矣!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载其所知以阙其所不知,而后之人可由此谱推广之,以至于无穷,不亦可乎?”于是命为总图,以著其合;为列图,以著其分;首制书,以纪先世之宠光;终碑铭,以考祖宗之行实。更授之意,使为八志,各以类附,而一家之志乘略备矣。又述先哲格言,参以闻见,为《家法》一卷,期与族父老子弟岁时伏蜡,共讲明而尊行之。今而后吾族之亲者、疏者、尊者、卑者、贵者、贱者、远者、近者,于是谱而生孝弟之心。尊祖则敬宗,敬宗则收族,可以合千百世如一家也,如一人也。则谓亲亲之意皆以是谱为之基,奚不可者?

越二年壬戌,谱既成,窃幸有以慰先志,且欲示后之孝子慈孙,使及时增修焉,因叙其端委如此。

时乾隆七年岁次壬戌季夏,十一世孙乾元万始氏谨书于菏泽官署。




版权所有:昌邑博物馆  鲁ICP备20020536号-1

地址:潍坊市昌邑市利民街5号    邮编:261300